第18章 迟浩田题地雷战遗址碑文 (1 / 1)
第18章迟浩田题地雷战遗址碑文
2009年6月30日,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鲁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88周年主题实践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就是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举行。该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海阳市境内。
鲁东大学的50多名青年团员,在校团委副书记兼班主任李青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实践活动。
在地雷战纪念馆,大家在一件件珍贵的照片和文物前,久久地驻足,凝视着每一件展品,共同追忆那个烽火硝烟的抗日战场。
一幅幅海阳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解放中国而不屈不挠斗争的感人照片与每幅照片背后的故事,使大家在缅怀革命英烈的同时,倍受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所感动。
在地雷战纪念馆,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地雷战前后,胶东人民抗击侵略的历史,也为同学们讲述了馆内陈列展品背后的一个个英雄人物和一件件英雄事迹。
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海阳民兵在日寇重重封锁的艰苦的条件下,在各村建立地雷加工厂,自己碾炸药,制造石雷,创造了夹子雷、连环雷等10多种地雷和子母雷、头发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
海阳民兵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00多人,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建国后,民兵英雄的突出代表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此为原型,实地拍摄了《地雷战》。从此,海阳地雷战的英雄事迹轰动全国。
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内,存有详实的地雷战革命文物及展览图片。赵疃村为地雷战主战场,现存有主战场遗址及纪念碑。
在海阳地雷战主战场,日寇曾经多次在此遭到地雷伏击。
1995年8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海阳召开了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大会,并在海阳赵疃村立碑,以示纪念。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题碑文:
地雷战精神永存
赵疃是胶东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地雷战,它成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的著名战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无名小说【wmxs1.com】第一时间更新《永远丰碑: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